Subsite Background

出版书目

出版书目

简介

香港消防处发展史

《香港消防处发展史(1868-2015)》

2016

自香港消防队於1868年成立起计,香港消防处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八年历史。本书阐述香港消防服务历年的发展过程,在百多年间服务、架构、制服、车辆、装备等方面的演变,亦让读者从中窥见一个不断进步的香港社会。透过丰富的文献资料,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消防及救护人员如何勇於克服挑战,应对各类事故,以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本书亦收录不少鲜为人知的消防小知识,增添阅读趣味。

黄竹坑故事

《黄竹坑故事—

从河谷平原到创协坊》

2015

本书主要以黄竹坑的工厦活化为主题,同时讲述了黄竹坑发展的历程。结合口述与文献资料,本书以八个关键词组织全书内容,分别是河谷平原、古村落、早期建筑、工业区、公共房屋、休憩与娱乐、商贸区及活化工厦。顺著这八个关键词,读者就能由黄竹坑的远古年代一气呵成地走到今天:先从地理环境与古老聚落入手了解早期建筑的时空背景;然后认识黄竹坑工业区、公共房屋及休憩与娱乐设施之间的互动发展;最后看到黄竹坑如何在开辟商贸区及活化工厦的政策下注入新动力。

日军在港战争罪行

日军在港战争罪行

《日军在港战争罪行—

战犯审判纪录及其研究》

2015

在三年零八个月的日占时期里,日军在香港所犯的暴行罄竹难书,当中最为恶名昭彰的是宪兵队。

本书记载了十个足以概括日军暴行的档案,展开翻译和个案研究。日军暴行所涉及的主题包括:十八日战争、香港宪兵队及分队、深水埗战俘营、赤柱监狱,以及银矿湾惨案等。此外,还根据军事法庭档案的线索,重访涉案地方,找到日军暴行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裔,通过访谈核实和补充档案资料,撰写成十个专题报告,重现相关案件的细节。

本书通过这些翻译军事法庭的纪录和专题报告,藉以展示日军在香港干犯的暴行,重现香港日占时期历史的片段,以为后来者鉴戒。

连麻坑村志 

《连麻坑村志》

2015

《莲麻坑村志》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部村志,由香港史专家刘蜀永教授和文史工作者苏万兴先生主编。
《莲麻坑村志》按照地方志编修体例,系统介绍深港边境客籍村庄莲麻坑的自然和社会状况,包括自然环境、建置沿革、人口、宗族、政治、军事、经济、教育、体育、文物古迹、民间习俗、人物、海外乡亲、大事记、艺文等。该村志有助读者深入了解香港史、新界史、中港两地关系史、华侨史和客家文化。
《莲麻坑村志》在香港第一次根据档案系统地揭露日军在一个村庄的暴行;第一次为一个村庄众多人物立传;第一次大量将手抄的乡村文献「帖式」整理公诸於众。该村志是较早介绍新界乡村土地与农业状况的中文书籍,也是较早介绍新界村民移居海外情况的中文书籍。

天空下的传奇 

《天空下的传奇—

从启德到赤鱲角》

2014

自1920年代起,航空交通就与香港结缘;从启德机场,到现在的香港国际机场,其发展已近百年。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为读者全面审视这段跨越世纪的机场历史。上册从宏观角度探讨香港机场的发展轨迹,并归纳出机场与香港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管理人员的核心价值。下册是机场的集体回忆,透过36个口述历史故事和多张市民大众收藏的机场图片,展现社会大众对「两代机场,一脉相承」各个层面的记忆与印象。

本书参考大量历史档案及官方刊物,填补我们对於机场的兴建、管理、发展、以至机场对香港四大经济支柱的贡献等知识空缺,极具参考价值。

沙士中的广华

《危情百日—沙士中的广华》

2013

2003年,香港爆发沙士疫情,夺去近三百人的性命。广华医院接收了香港沙士疫病的源头病人,以专业的技术和无畏的精神救治病人,成功渡过沙士肆虐的难关。此外,东华医院亦派出中医专家,致力协助广华抗疫。

本书运用口述历史的框架,访问40位东华三院,尤其是广华医院当年对抗沙士的前线和后勤人员,藉著重塑沙士的历史片段,纪念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以及发扬东华三院善与人同的精神。

香港华人菁英的冒起

《香港华人菁英的冒起》

2013

本书是刘智鹏教授《香港早期华人菁英》的续篇,《am730》「香港人香港史」专栏的第二次结集,共介绍了76位二十世纪初香港社会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

二十世纪初的香港充满机会,不少华人凭著毅力和决心,奋力拼搏,从英国人的视界中冒出头来,成为社会菁英,为香港也为国家作出重要的贡献。他们那份自强不息的精神,到今天仍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

陈有庆传

《侨通天下—陈有庆传》

2012

陈有庆先生作为华侨之光,不仅协助居住国建设经济及改善社会,亦为支援祖国建设及繁荣香港作出奉献。他在营商之余,身兼多个社会公职,以其家族在海外的影响力和宽厚的平台,积极拓展华人华侨合作的网络,凝聚族群力量。

本书介绍陈有庆先生的成长及从商历程,同时列出他对祖国和家乡的贡献,为后世借鉴,带领更多海内外华人华侨,续写华侨之子的新篇章。

屯门

《香港地区史研究之四:屯门》

2012

屯门早於唐代已被载入史册,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其中一个中继点,在中外交通历史中举足轻重。1973年,屯门正式成为新市镇,却变成港九居民眼中发展滞后的山区荒地。现今,屯门已是香港新界西北部的核心社区,掌握邻近内地的地理优势,加速发展。

本书以不同主题分章叙述屯门从古到今的发展,考证屯门历史、名胜遗迹、与辛亥革命的渊源、达德学院的风波、屏山机场计划始末,以及屯门新市镇的发展,令读者对屯门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感受。

侯宝璋家族史增订版

《侯宝璋家族史(增订版)》

2012

侯宝璋教授是中国近代病理学的先驱者,曾任香港大学病理学系系主任十余年,后又接受周恩来总理邀请,出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他的爱国情怀、科学探索精神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其家人、同事和学生影响甚深。

本书详尽介绍了侯氏家族中六位重要成员——侯宝璋教授、侯健存教授、侯竞存博士、侯励存医生、彭文伟教授和陈焕璋医生,他们在病理学、解剖学、传染病学等领域卓有成就,为中国和香港的医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是次增订对2009年的初版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加入侯竞存博士和陈焕璋医生生平事迹的专章,并收录了六篇侯宝璋教授撰写的中医史及病理学论文。

香港达德学院

《香港达德学院—

中国知识份子的追求与命运》

2011

达德学院是在中国内战的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在香港的屯门建立的一所大学。学院的教育理想是以自由研究的精神,建立一所新型民主大学。 学院罗致了不少知名学者到来任教,例如邓初民、侯外庐、沈志远、千家驹、许涤新、黄药眠、胡绳、钟敬文、翦伯赞等。又经常邀请名人作专题讲座,包括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柳亚子、沈钧儒、乔冠华、郭沫若、茅盾、夏衍、曹禺、臧克家、黄谷柳等。

这所高等院校从1946年10月创立到1949年2月结束,只有短短的两年零四个月,培育了约一千名学生。很多学生其后都在不同领域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以至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达德学院在中国当代革命史、香港教育史以及中国教育史上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

本书通过对达德学院的原始文献、师友的访问记录,以及政府档案的研究,为这所被各方刻意遗忘、湮没的新型民主大学短暂而光辉的历史,整理出一幅真实而清晰的历史图象,扫除有关达德学院的各种迷雾。

香港早期华人菁英

《香港早期华人菁英》

2011

本书是刘智鹏教授在《am730》「香港人香港史」专栏的结集。合共介绍了三十多位在十九世纪后期对香港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华人菁英。

本书的主人翁出身各异,却共同走进十九世纪后期的香港,为个人也为社会,为香港也为国家,做出令人钦佩的成就。当年和今日之间虽然相去百年,但香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不应有变;香港早期华人菁英的经验,肯定值得今日的香港人借鉴。

屯门的宗教及庙宇

《屯门的宗教及庙宇》

2010

屯门区议会地区设施管理委员会辖下。 屯门区文物工作小组委托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为《屯门的宗教及庙宇》一书进行研究,并由工作小组编纂成书,搜罗屯门区内30个宗教地点,详尽介绍各个地点的地理位置、创办宗旨、发展历史和建筑艺术特色,旁徵博引,追本溯源,让读者不仅能从叙述中窥见屯门区的古今宗教面貌,亦可领略建筑与历史和文化艺术的巧妙融合。

我们都在苏屋邨长大

《我们都在苏屋邨长大—

香港人公屋生活的集体回忆》

2010

於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落成的苏屋村,是香港典型的公共屋村,虽然正在进行清拆,但却留下了无数家庭的集体回忆,也见证著香港基层的奋斗故事。本书通过对24位曾在苏屋村居住及长大的居民的口述故事,包括谢伟俊、林嘉华、黄家强、张楚勇等,去共同回味一段段充满人情味的公屋生活史,并由此展现香港公屋历史发展的缩影。

香港有高达47%的人口是居住在公共房屋内,居民在公屋内居住往往超过三四十年,经历两至三代,在朝夕相对、共同生活的空间里,孕育出独特的「屋村」文化。本书便是「屋村」文化的真实记录,让大家重温昔日香港人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再现当日香港的和谐社会。

书中访问在苏屋村长大的名人包括黄家强,谈及跟其哥哥黄家驹在村内一起夹Band的日子;谢伟俊重述在苏屋村经历的由童年成长至青少年的黄金岁月。当年的小孩,今天已成为壮年,苏屋村成为这些家庭的成长摇篮,也见证著香港基层的奋斗故事。

中英街记忆

《潮起潮落—中英街记忆》

2010

本书由香港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刘智鹏博士主编。书中通过24位原居民和知情者的口述历史,揭开中英街和沙头角禁区的神秘面纱,向读者讲述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生活和管治的情况。内容涉及历史沿革、日治时期的苦难与抗争、偷渡潮、「六七暴动」边境冲突、中英街的繁荣与衰落等。口述记录中包含许多曲折的故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可读性。

香港与华南历史地图藏珍

《从圆方到经纬—

香港与华南历史地图藏珍》

2010

古地图不但是收藏家乐於鉴赏的珍品,也是人们打开历史之门的一把钥匙。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无不尝试将周遭的地理环境划於平面的物体之上。随著人类四出探索未知的世界,人们将其所走过的每一段路程,几乎都绘制成了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地图。收藏及研究古地图是了解人类历史足迹的一条捷径。

本书搜罗中外古地图60多幅,按主题、时序分类,串连成一个鲜活的人类探险故事。香港与华南地区虽然位於中国的南部边陲,却是西方人来华最早抵达的地方。昔日的先辈为这个地区所绘制的地图,现在已成为了人类宝贵的文化资源,绝对值得人们再三细味,予以珍藏。

英治新界早期历史探索

《拓展界址—英治新界早期历史探索》

2010

本书是香港地方志系列的第二本书籍,由香港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主任刘智鹏博士主编。

本书从政治、行政、土地等角度检视英治新界早期历史的基本面貌。书中胪列的英国政府租借新界的几份重要文件的中译本,为读者探索新界历史提供了便捷的原始参考资料。

侯宝璋家族史

《侯宝璋家族史》

2009

本书核心人物侯宝璋教授是中国近代病理学的先驱,曾任香港大学病理系主任十余年,后又接受周恩来总理邀请,出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他的爱国情怀、科学探索精神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其家人、同事和学生影响甚深。

此外还介绍了侯宝璋家族中卓有成就的病理学家侯健存教授、侯励存医生和传染病学家彭文伟教授的传奇经历。本书由刘智鹏博士及刘蜀永教授编著,并由和平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及发行。

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2009

本书不但广泛采用已出版的有关香港问题谈判的中英文研究成果和回忆录等,还使用了中国外交部的珍藏档案,并有笔者采访事件亲历者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姚广和礼宾司司长唐龙彬,以及国务院港澳办顾问王匡等的口述历史资料。

本书采用读者所喜闻乐见的纪实文学风格来写作,可读性强;所述史实经过作者和“香港地方志系列”主编反覆核对与考证,准备可信。阅读本书对读者理解和处理当下香港社会面临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亦会有一定的帮助。本书由陈敦德先生编著、中华书局出版及发行。

日治时期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吞声忍语 ―

日治时期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2009

十八天的战事,改变了香港的历史;三年零八个月的苦难,改变了很多香港人的一生。 对经历过日治时期的老一辈香港人而言,那段苦难岁月的种种生活情景,仍是记忆犹新。

本书由刘智鹏博士及周家建先生编著、中华书局出版及发行。藉著17位幸存者的回忆,如实将日治时期香港人的生活片段展现在读者眼前。第一部分主要依据各种文献资料,围绕日治时期香港的粮食供应及其他生活面貌,讲解分析,尝试勾划出当时香港的民生概况。第二部分为17位受访者的口述故事,藉他们的经历发掘历史的侧面,活化历史,为读者提供更加真实的历史记录,亦可弥补文献记载之不足;读者可以跟随口述者的个人感受,进一步了解和体会香港近代史上沧桑的一页。

简明香港史

《简明香港史》(新版)

2009

《简明香港史》(新版)由刘蜀永教授主编,对1998年初版的版本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补充和修订,并经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及发行。

本书涵盖史前至1997年的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和最系统的香港史中文著作,条理清晰,简明易懂,适合对香港史感兴趣的人士以及学界阅读,并可作为新高中通识教育科课程和独立专题探究的参巧用书。

新安县志

《新安县志》香港史料选

2007

香港位处南海之滨,既远离朝廷,亦非国防重镇,因此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引起史官的注意。 要了解香港的古代面貌,就只能依赖地方志。 历史上与香港有关的地方志有数种,然而论与今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最为密切的方志,则非《新安县志》莫属。 《新安县志》除了记录新安县的人、事、地、物,也保留了不少重要的地方文献,对重构香港的历史有重大的帮助。

「《新安县志》香港史料选」是《新安县志》的选编本,经由本书作者刘智鹏博士及刘蜀永教授,将县志中有关香港的史料辑录出来方便读者利用,并由和平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及发行。

屯门历史与文化

《屯门历史与文化》

2007

本书是屯门区议会委托本部编写的关於屯门历史的读物。 屯门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地域,自唐代至明清两代一直是香港与中外交通的枢纽,地位举足轻重。

为了照顾市民大众的阅读兴趣,书中适量加入了历史文献的引文,并附上简要的注释,以期於可读性及学术性之间求取平衡,并经作者刘智鹏博士将资料编写成书,由屯门区议会出版及派发。

屯门风物志

《屯门风物志》

2003

屯门是位处新界西北的一个新市镇,但也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一处地方。 近年在屯门的龙鼓滩、涌浪和扫管笏发现了好几处出土文物和古代生活的遗址,说明了屯门一带地方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少数人口聚居。

《屯门风物志》是屯门区议会康乐文化委员会 ― 屯门区文物工作小组,委托本部进行的之『屯门历史文化研究计划』 的一部份,并经作者刘智鹏博士将资料编写成书,由屯门区议会出版及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