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合作研究顯示 兒童匱乏對香港兒童整體生活滿意度有強烈負面影響

2016年12月7日

(左起)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助理教授劉嘉慧博士、嶺南大學副校長兼比較政策講座教授莫家豪教授、英國約克大學社會政策及社會工作學系社會政策教授John Hudson教授、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Stefan Kühner教授講述硏究成果。

(左起)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助理教授劉嘉慧博士、嶺南大學副校長兼比較政策講座教授莫家豪教授、英國約克大學社會政策及社會工作學系社會政策教授John Hudson教授、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Stefan Kühner教授講述硏究成果。

 

一項由多所院校,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布里斯托大學以及約克大學合作進行,有關兒童貧窮和兒童福祉的研究,顯示兒童匱乏對於香港兒童整體生活滿意度有強烈的負面影響。當兒童感到與家人和老師之間有緊密的關係時,可提升他們的整體生活滿意度,但他們的生活滿意度仍然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下降的整體趨勢。雖然兒童貧窮情況在香港有所舒緩,但相對於其他經濟發達地區,香港作為一個現代化國際城市,其兒童貧窮率從國際比較角度而言仍屬偏高。

 

研究背景及方法

 

是項名為「貧窮、弱勢與香港兒童的福祉」的跨院校合作研究,屬於由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及研究資助局資助的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項目 - 「香港貧窮與社會弱勢的趨勢-跨學科及縱向研究」(項目編號:4003-SPPR-11)的一個部份。數據收集分為焦點小組及面對面住戶問卷調查,搜集有關兒童生活水平和相關狀況的量化資料,數據收集在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間進行。是次分析來自793名年齡介乎10至17歲的在學兒童的數據。

 

主要研究發現

 

圖一至圖四(請參閱附件)總結了是次研究的主要發現,重點如下:

  • 約14%受訪兒童指出他們「沒有,但想有」一個合適的溫習地點;約18%不能夠負擔和朋友出外用膳;約21%無法為將來作任何儲蓄(圖二)。
  • 一些面對貧窮的父母,會犧牲自己的需要以滿足子女(圖三)。
  • 兒童匱乏對兒童整體生活滿意度有強烈的負面影響(圖四)。
  • 當兒童感到與家人和老師之間有緊密的關係時,可提升他們的整體生活滿意度。但他們的生活滿意度仍然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下降的整體趨勢,亦即兒童年齡越大,他們的生活滿意度便越趨下降。其中在學校受欺凌,與兒童貧困對於兒童生活滿意度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若,這情況尤其值得關注(圖四)。

 

從比較角度看香港兒童貧窮問題

 

新近由意大利佛羅倫斯英諾森提研究中心成員進行研究,並由來自英國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撰寫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第13號報告《富裕國家兒童福祉不平等程度排名表》(UNICEF Report Card 13, Fairness for Children),可從國際比較的角度,提供以下觀點:

 

(一) 縮窄處於最弱勢以及平均狀況的兒童之間的差距,是改善所有兒童福祉的有效方法。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中提出的國際實證,顯示更積極地減少處於最基層的兒童在福祉上的不平等,對於惠及所有兒童的福祉至為重要。例如一些國家在收入分佈中處於最低十分一的兒童,與處於收入中位數的兒童之間的福祉差距較小,則這些國家亦傾向有較少兒童生活在貧窮之中。類似情況亦可見於教育、健康和生活滿意度等其他範疇。

 

(二) 雖然兒童貧窮情況在香港有所舒緩,但香港的兒童貧窮率從國際比較角度而言仍屬偏高。

最新的《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整體而言,香港的兒童貧窮情況呈下降趨勢。在政策介入前,18歲以下兒童貧窮率由2009年的25.4%下降至2015年的23.2%。在政策介入後,兒童貧窮率下降至18%,比一些南歐國家為低(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但在高收入國家之中,仍顯著落後於表現最好的國家,例如挪威、芬蘭和丹麥等國家的兒童貧窮率均處於大約5%甚至更低的水平。

 

對政策的啟示

 

研究結果反映出強化弱勢兒童的社會轉移制度(social transfer system),是香港的重要政策目標。在社會經濟狀況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兒童,應優先獲得財政和社區支援。此外,在制訂針對兒童的扶貧政策和措施時,有關當局應更認真對待兒童本身的聲音。

 

比較社會政策國際社會科學碩士課程

 

香港兒童福祉的不平等,將會是由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和英國約克大學社會政策及社會工作學系合辦的新課程「比較社會政策國際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其中一個探討的課題。更多有關該課程的資料,請參閱網址:http://www.ln.edu.hk/socsp/imcsp/。 

 

- 完 -

附件:

 

有關「貧窮、弱勢與香港兒童的福祉」研究

 

「貧窮、弱勢與香港兒童的福祉」跨院校合作研究,屬於由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及研究資助局資助的「香港貧窮與社會弱勢的趨勢-跨學科及縱向研究」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項目(項目編號:4003-SPPR-11)的一個部份。是項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項目旨在量度和評估香港貧窮和社會弱勢的最新趨勢及其啟示。研究的三個焦點包括:

  1. 量度香港的貧窮、匱乏與社會排斥(「貧窮、社會弱勢及排斥」研究);
  2. 評估貧窮與健康的不平等的互動(「貧窮、弱勢及健康的不平等」研究);及
  3. 探求貧窮、不平等以及社會弱勢對兒童的健康及幸福的影響(「貧窮、弱勢與兒童的福祉」研究)。

 

研究團隊:

  1. 「貧窮、社會弱勢及排斥」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黃洪*(首席研究員)、陳季康;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黃波、李慧瑩;新南威爾斯大學Peter Saunders
  2. 「貧窮、弱勢及健康的不平等」研究: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鍾一諾*、黃仰山、葛菲雪、黃至生、劉振康
  3. 「貧窮、弱勢與兒童的福祉」研究:香港城市大學劉嘉慧*;嶺南大學莫家豪;布里斯托大學David Gordon、Christina Pantazis;約克大學Jonathan Bradshaw

* 研究小組組長